前天晚上,一老铁在后台私信,问了一些京东店铺的问题,值得拿出来说一说的,就是新开店的时候,怎么选品。
当然, 我说的是正儿八经碰货,不是无货源空买空卖。
做网络生意,最后比较圆满的下场就是“卖”,卖货、卖自己,但凡没接触到这两个生意的,十有八九功力不够。
这个结论,是接触了不少做网络的朋友得出来的,并非一家之言;当然,也不是在标榜自己功力够了,还差的远,从水平上来说,勉强过了小白期,距离高手还差十万八千里。
好在,一直坚持学习,成年人的差距,就是从脱离学校以后的学习情况开始的,校园里学的那些东西,除了少个别的专业外,能够运用在社会实践上的知识,止于初中。
所以,你看,圈里的很多wz大佬、电商大佬,没什么太高的学历,有的甚至是小学毕业。但是,他们能在自己的事业上有那么牛叉的结果,就是因为他们在项目上的学习能力,超过一般人,如果这玩意有学历的话,他们至少是硕士、甚至是博士的水平。
所以,在前头一篇日记里写到,有个妹子问我本科毕业直接工作,还是去考研,我说前者,趁早开始在事业、钞能力的学习,在校苟且,无非是逃避就业压力而已。
继续。
老铁问我说,当地的美食特产虽然没有内蒙古多,但是也不算少,南方,如果从京东上卖当地特产的话,如何选品呢?
品类繁多,无从下手,选哪个不选哪个,没个标准。
以前,我也讲过我第一家京东店,是如何选品的。用的方法比较笨,就是到当地规模稍微大的一些超市去看,我们这边小县城,就是华联超市、维多利、万客乐,基本都是本地的连锁品牌,规格很高的超市,没有。
做京东无货源的时候,我看到了京东买家的个人素质、消费能力,所以,我打算在京东搞点正儿八经的生意,而不是倒腾赚差价,或者去拼夕夕和那帮就会搞价、成天买2.99包邮的鬼打交道。
京东做食品,需要很完整的资质和授权链条,比如开店主体本身的食品经营许可,品牌方的质检、商标注册证、外包装图、食品生产以及经营许可、品牌销售授权书等,审核也是两道流程,先由第三方审核机构审核,一般是知道创宇公司,接下来就是京东内审。
一般能够在当地大型商超上架的产品,这些资质都是有的,与其盲目的选,不如直接去这些超市看。
我的方法就是,去超市里,把产地在当地的产品,全部拍照,拍背面,背面都有联系方式,回家后挨个给这些厂家打电话,说你想代理销售,他们会告诉你能不能代理,能的话联系谁,你再进一步联系就可以。
一般正规厂家,都有做线上业务的,有相当一部分厂家,会给代理商提供代发服务,注重电商发展的厂家,还会告诉你哪些款在网上卖得好,哪个品和哪个品组合,可以有效提高客单价、压缩快递成本等。
这些知识,是通过我们自己琢磨和实践,短期学不到的。
如果在超市,你拍了50个当地厂家的联系方式,全部电话沟通完之后,至少30+厂家,是愿意授权你在线上销售的。但这些厂家,还不是百分百都具备上架京东的条件,比如质检报告的级别,商标证书的归属等问题。最后可能还剩20家左右,能提供全部资质并且愿意让你销售的。
而这些工作,只需要两三天即可完成,是你在家里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。
有些品牌,代理销售的话,需要交保证金,从几千块、到几万块不等,还有的要求季度销售额、年度销售额等,一般这样的品牌,还是不错的,只要保证金在正常范围内,不强制签订销售额合同的话,还是可以考虑的,有勇气找你收保证金的品牌,说明人家在市场上做的还不错,品质可以,自带流量,是值得的。
但是,签订销售合同的话,刚做的头一年,还不考虑,因为你不确定这些品里头,哪个品卖的不错,卖的不错的品,一年能卖多少钱,所以签合同有很高的额外返点,可能会给自己带来压货风险。
当自己的店铺跑半年以后,就可以在商智后台,看到比较丰满的数据,其中就包括与你店铺相似产品的店,就可以顺藤摸瓜,找到更适合的品;还可以通过后台进店流量词,挖掘出来本地的其他优质产品,我店铺的好多品,都是这么挖出来的。
所以,开店、选品并不难,难的是需要很用心、很细心,把当地有竞争力的、经得起市场考验的产品挖出来。
这几天新做了一个公重号,感觉挺好,发出去3分钟内,文章就能收录,且本身当时有不错的排名,这个号就是前几天我说的改名那个账号,改名之前,不但折叠、而且不收录,只改了个名字,却能有这种效果,真舒服。
不过,郁闷的是,我写日记的这个账号,却被马爸爸屏蔽的收录、检索,具体啥原因,还不清楚,已经持续快一个月了,继续写下去能不能恢复,也不清楚,再坚持写一阵子,如果一直这样的话,会考虑换个账号,或者对本号进行认证改名,毕竟写的东西不被收录,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。